假设人的寿命为75岁,一岁的时间跨度也就是一年了,一年12个月,若把每一个月看成一个小格子,那么人的一生就是由900个小格子填塞堆砌而成。
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生900格”。
也不知道这个假设是由谁提出来的,于我,最早接触,还是在前几个月参加的时间管理特训营里,身边是一群90、00后的小朋友,无端便生出对时间的唏嘘之感。
当我郑重地把这个900格的矩阵下载后打印了出来,拿出笔按照老师讲的,把自己已经度过的“小格子”小心涂抹……但是,没想到的是,抹了几个便没了耐心。于是,干脆重新在电脑上填充颜色后重新打印出来。
少了涂抹的仪式感,却还是相当虐心地看到自己只可追忆的前半生已逝,剩下的是明明白白能数得过来的后半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感觉,真的如有些人曾说的,比任何文字的描述都抓心。
是啊,平日里悠闲度日,觉得人生遥遥无期。就是这望也望不到头的人生,在如此形象、直接地小格子面前,变得清晰,简明起来——:原来,自己的人生也是有限的,有明确的开始,有大致可算得出的终点。
如果你愿意,也打印出这样一张表格,把自己的过往盘点一番。只是不知道,你如果看到这样一张纸,把自己的人生以月为单位代入进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
(表格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其他)
或许你会说,现在长寿的人比比皆是,八九十岁很正常啊。是的,在网上还能找到人类寿命的极限是一百多岁的例证呢,但这些目前是不属于为数极多的普罗大众的。
其实,面对这样一张纸,我脑子里最先想到的是,人生900格,还真是很仁慈的算法了,简单粗暴地把由于疾病和意外而导致的生命戛然而止的概率忽略了去。
在我的记忆里,清楚得记得中学时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班上的一个男同学,在学校组织看电影时,兴高采烈地随大家去了,却在电影院旁的路上突然遭遇了车祸,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十四五岁的年纪。
还有一个从小一起玩的小伙伴,由于先天的疾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村里人都说她活不过18岁,而她也终于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在花样年华早早逝去。
都是身边出现过的鲜活生命,前一刻还在生动地笑着,用力地活着,一个转身,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全不由自己做主。
有句话你应该听过,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是的,谁也不知道。人这一生,本来就是充满了数不清的未知,和变数。
(如果,今年你20岁左右)
好了,收回想象,及由此带来的各种情绪,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张画着人生900格的图纸,慎重地,虔诚地看着它,如同看着我们自己长长短短的过往和将来。
该怎么为过往着色呢?
3岁之前是懵懂的,是于今天的你我而言,毫无记忆可言的,涂成白色吧。然后,开始上幼儿园了,多快乐而又遥远的无忧时光啊,,选个粉嫩粉嫩的色调吧,鹅黄,粉蓝,或者象牙白,这种色调可以持续到什么时候呢,也许到小学二三年级吧。
不知不觉就该换成绿色了,那时节,拔节生长着的,除了个头儿,还有学习、生活中数不清的喜悦和烦恼。那么多个夜晚里写不完的作业,那么多兴奋而紧张的第一次体验,那么多和家人,和同学,和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
接着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慢慢从家从学校走到了外面更广阔的地方,还没有读够万卷书,就开始了行万里路,会在与他人的关系里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情感,也许,甜蜜的情感上的小芽芽莫名就萌生起来,而人生里各样的挑战也一样不落地来到面前,中考、高考,找工作。
至于颜色嘛,有热烈的红色,有温馨的粉色,有重压下的黑色,有开始沉思时的蓝色,等等。
涂着抹着,你会发现,关于生命里过往的回忆,感觉上总是好多好多,待真正回看的时候,却总是觉得好少好少。
就像柳青说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虽然觉得走了很长很长的路,过了有着无数个日子和脚步的前半生,但仔细盘点,才恍觉经历的不过有限的几个点儿而已。
其实,真正让人觉得扎心的,是不管你觉得自己走得尽兴还是不尽兴,满意还是不满意,这些过往于此刻的你而言,统统成了过去时,从此,不可逆!不可追!!不可控!!!
(人生的高峰期又有多少)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那么真的要谢谢你。谢谢你的阅读,让我敲击这些字的时间产生了价值,也谢谢你的阅读,也让我们之间形成了一丝默契,去共同去直面、去探讨自己的人生,还有可支配的时间。
是的,除了划掉的,剩下空白的格子,就是我们理论意义上的余生了。
如果你是00后,恭喜你,你的人生明明才刚开始正式打开;如果你是90后,那也恭喜你,你的人生才刚进入高潮部分;如果你是70,80后,那么,你是不是已经如我一般,感到紧张,和恐慌了呢,不知不觉啊,此生基本过半。
至于60后,50后,40后……会各有心得和感触吧。
作为一个80后,紧张之后,恐慌之后,我不得不压制住情绪,召唤出了数量不多的理性,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财务,等,作了个纵向横向的对比,对自己的认知、技能、人脉来了个梳理,然后小心地写下了对未来的那个自己的期望和憧憬。
然后,就需要认真地想一想:
自己在体能和认知的高峰期里,完成了哪些人生必备的任务,又有哪些还未完成,你准备怎样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待。
过了高峰期,生命的褪化是必然要发生的,对于目标,自己能把握,又不得不调整预期到什么样的幅度。
还有那些陪你度过生命某一段时期的,家人,朋友,爱人,又有多少时间,是真正能够共同拥有的时间又有多少,你又会怎样让各样的相处不留遗憾。
你敢不敢在每个月初把自己的计划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然后在下月初根据行动给自己打分,然后把它划掉呢?
划掉的是时间,记录的是走过的印迹,还有对未来的信心。
(假如你与某人一年见一次面)
罗胖在《你会用什么方式度过一生》中说:
我们通常都觉得,爱创造、有大理想的人有出息;爱享乐、搞小情调的人没出息。但是最近我看到一个观点,说其实这都是结果,是逃避死亡的方式不同而已。
什么意思?你看,人终有一死,这件事给每个人都带来巨大的焦虑。所以大家必须找到对抗时间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理想主义,就是信点儿什么。……
第二种是浪漫主义,就是找到点儿细小的乐趣。……
第三种是创造主义,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艺术品,可以超越时间,达到不朽。
不管是何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
是的,半生已过,余生有限,你想要拥有怎样的人生,其实,全在自己,把自己拥有的时间,能够掌握、支配的每一天,按自己的意愿淋漓尽致,将其发挥到极致。
若有一天站在人生的终点,惟愿我们能坦然地对自己说一声:此生无憾!